最近,在濱江工作的邱先生發現公司所在園區新設了一臺24小時綜合自助服務機。“以前要開證明、辦市民卡等,都得去市民之家辦事大廳,現在單位門口就能辦妥。”手機里安裝的“杭州辦事服務”APP,他也已能熟練操作。“現在辦事不僅‘最多跑一次’,還有可能一次都不用跑,就近可辦,甚至隨時隨處可辦。” 一子落,滿盤活。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撬動了濱江各方面各領域的改革,引領形成濱江改革發展的新優勢。當前,濱江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正從破題向縱深轉變,辦事時間越來越短,辦事距離越來越近,“網上辦”“就近辦”成為新的風尚。 網上申報量全市第一 “我想咨詢一下,在網上注冊公司具體要怎么操作?”自從濱江在全市率先試點“企業開辦全程網上辦”之后,區行政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每天都會接到類似的電話,經過一段時間的宣傳和推廣,目前,我區企業開辦網上申報率已達100%。 這是我區“網上辦”改革的一個成功范例。從大數據上看,截至2019年11月底,我區江南、江北辦事大廳共辦理各類審批服務事項198.56萬件,同比減少0.12%,接待群眾85.62萬人次,同比減少23.57%,辦事大廳免費為群眾提供復印52.08萬張,同比減少46.26%。與之相應的是,我區政務服務網上申報量全市第一,線上加線上辦件總量并未下降,這意味著群眾辦事已由線下實體大廳轉向網上辦事大廳,網上辦改革已取得明顯成效。 這背后是我區充分發揮數字化建設的優勢,深入推進“互聯網+政務服務”,破除信息壁壘,打造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,全力推動“最多跑一次”領域深化改革的實踐探索。 “暢通數據共享渠道是第一步。”區行政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,按照共享原則,區行政服務中心向上積極爭取數據開放端口,向下逐步統一表單格式、電子印章、事項配置等基礎要件。目前,全區1788項事項已經實現“網上辦”,內容涵蓋各部門單位。 以區稅務局為例,目前新辦企業可以在浙江政務服務網上完成從辦理執照到領用發票“一件事”的全流程業務辦理,辦理過程完全在網上實現,稅務機關發票自動發放,實現“零次跑”。總的來說,2019年上半年,區稅務局網上綜合辦稅率已達90.84%。 69臺自助機遍布濱江 隨著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的推進,讓群眾少跑腿、“就近辦”日漸被市民熟知,并成為更多辦事群眾的日常辦事選項。 2019年以來,不少居民發現,家門口的街道便民服務中心正在悄然發生變化:可以辦理的事項增加了,辦事人員的服務更貼心,辦事大廳也變得科學高效,還添加了很多暖心的小細節、小功能……這些變化的起點,都是因為我區率先在全省實現了全區便民服務中心的標準化建設。 2019年年初,濱江出臺了《關于進一步加強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建設的實施意見》,意見指出,要將街道便民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和“就近辦”工作綁在一起抓,著力打造群眾身邊的“小型市民之家”。截至目前,全區各街道的“一站式”服務中心都已經改造完成,群眾可通過大廳現場和“杭州辦事服務”綜合自助機辦理事項327項,切實幫助全區群眾辦事少跑腿、就近辦。 此外,24小時綜合自助服務機布點越來越密集。目前,濱江區分布的自助機已經多達69臺,分布在各大社區,基本實現了“就近辦”,讓老百姓“抬抬腳”就能把事辦好。 以“市民卡申領”為例,現在辦理市民卡,只需帶上身份證,找到最近的自助機,刷身份證進入頁面,根據操作提示點擊“同意”,再根據提示輸入相關信息,申報信息,微信或支付寶支付工本費,繳費成功后就能在家坐等市民卡上門。 距離的拉近帶來的是辦事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的持續提升。“群眾感受的‘小變化’,本質上是政府運行的‘大變革’。”區行政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說,下一步,濱江將繼續完善自助機布點,通過多項措施最大限度減少企業和群眾“跑政府”的次數。
|